鬼針草
【藥材名稱】鬼針草【拼音名稱】Gui Zhen Cao
【別名】三葉鬼針草、四方枝、蝦鉗草、蟹鉗草、對叉草、粘人草、粘連子、一包針、引線包、豆渣草、豆渣菜、盲腸草、王八叉、小狗叉、鬼釵草、鬼黃花、山東老鴉草、鬼骨針、盲腸草、眺虱草、豆渣菜、叉婆子、引線包、針包草、一把針、刺兒鬼、鬼蒺藜、烏藤菜、清胃草、跟人走、粘花衣、鬼菊、擂鉆草、山虱母、粘身草、咸豐草、脫力草、小鬼針、索人衣、脫力草。
【科屬】本品為菊科植物鬼針草的全草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華東、華中、華南、西南各省區(qū)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苦,微寒。歸肝、肺、大腸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活血散瘀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7 種中成藥使用鬼針草: 東山感冒片 馥感啉口服液 靈源萬應(yīng)茶 腹安沖劑 勝紅清熱膠囊 勝紅清熱片 腹安顆粒
【應(yīng)用】
1、用于感冒發(fā)熱,咽喉腫痛,腸癰,及毒蛇咬傷等。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,治感冒發(fā)熱、咽喉腫痛,可單用本品一兩,煎服;也可與蒲公英、筋骨草等配合應(yīng)用。治急性單純性闌尾炎,可單用本品一兩,煎服;也可與半邊蓮配合應(yīng)用。治毒蛇咬傷,用鮮草二兩,煎服;另取鮮葉一把,洗凈,搗爛敷患處。
2、用于跌撲損傷、腰痛及腦震蕩等。本品有活血散瘀作用,治扭傷腰痛,可用鮮草二兩至三兩(干草一兩),加紅棗、紅糖、黃酒適量,燉汁服;用治腦震蕩,可與活血藥如當(dāng)歸、川芎、丹參等配合應(yīng)用。
此外,本品又可用治脫力勞傷、體虛無力,可配合仙鶴草、紅棗等同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克,鮮品倍量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或取汁涂;或煎水熏洗。
【注意事項(xiàng)】孕婦忌服
【采收加工】可在夏、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,揀去雜草,鮮用或曬干
【炮制工藝】除去雜質(zhì),搶水洗凈,稍潤,切成1~2cm小斷,干燥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(xué)成分:全草含金絲桃甙、異奧卡寧-7-O-葡萄糖甙、奧卡寧、海生菊甙、水楊酸、原兒茶酸、沒食子酸、脂肪酸類化合物、微量聚乙炔類化合物及多種強(qiáng)極性炔類化合物。另報道全草含總黃酮、多種氨基酸、香豆精、生物堿、蒽醌甙、糖、胡蘿卜素、多元酚類和維生素等。根含微量聚乙炔類化合物,莖葉含揮發(fā)油、鞣質(zhì)、苦味素、膽堿等。
2、藥理作用:實(shí)驗(yàn)證明,本品有輕微消炎作用。所含膽堿能增強(qiáng)唾液分泌、淚腺分泌。鬼針草的乙醇浸液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(xì)菌有抑菌作用,花、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
1、治肝炎:鬼針草、黃花棉各75~100克。加水1000毫升,煎至500毫升。一日多次服,服完為止。(選自廣西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處方集》)
2、治急性腎炎:鬼針草葉25克(切細(xì))。煎湯,和雞蛋一個,加適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,日服一次。(選自《福建中醫(yī)藥》1961,6(2):19)
3、治偏頭痛:鬼針草50克,大棗三枚。水煎溫服。(選自《江西草藥》)
4、治跌打損傷:鮮鬼針草全草50~100克(干的減半)。水煎,另加黃酒50克,溫服,日服一次,一般連服三次。(選自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5、治黃疸:鬼針草、柞木葉各25克,青松針50克。煎服。(選自《浙江民間草藥》)
6、鬼針草湯治療高血壓:鬼針草適量。夏秋季采收全草(連根),洗凈泥沙雜質(zhì),晾干備用或鮮用。干品每次20~30克,沙罐加水浸泡15~20分鐘,文火煎熬,沸后立即離開爐火,冷卻,每日午飯前服大口(50~70毫升)。鮮品每次50~60克,煎服法同前。每日服1次,服至癥狀消失,血壓正常即可停藥。(選自《四川中醫(yī)》1987,11)
鬼針草圖片
鬼針草
鬼針草
鬼針草
鬼針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