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大黃

大黃

【藥材名稱】大黃
【拼音名稱】Da Huang
【別名】將軍、黃良、火參、膚如、蜀大黃、錦紋大黃、牛舌大黃、錦紋、生軍、川軍。
【科屬】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、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和根莖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陜西、甘肅東南部、青海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苦,寒。入脾、胃、大腸、心包、肝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瀉下攻積,清熱瀉火,止血,解毒,活血祛瘀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835 種中成藥使用大黃: 鉍鎂豆蔻片 復(fù)方顛茄氫氧化鋁片 復(fù)方甘鉍鎂片 復(fù)方堿式硝酸鉍片 復(fù)方龍膽碳酸氫鈉片 神黃鈉鋁膠囊 小兒大黃碳酸氫鈉片 羥布宗片 復(fù)方顛茄鉍鎂片 復(fù)方石菖蒲堿式碳酸鉍片等。
【應(yīng)用】
1、用于大便秘結(jié),胃腸積滯。大黃苦寒,有較強(qiáng)的瀉下通便、蕩滌胃腸積滯作用。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,適用于熱結(jié)便秘。治溫?zé)岵峤Y(jié)便秘、高熱不退,甚則神昏譫語,或雜病熱結(jié)便秘者,常與芒硝、枳實(shí)、厚樸同用,以增強(qiáng)瀉下通腑泄熱作用,如大承氣湯;治里實(shí)熱結(jié)而兼氣血虛虧,或兼陰虛津虧者,可與補(bǔ)氣血藥或養(yǎng)陰生津藥同用;治脾陽不足,冷積便秘者,須與附子、干姜等溫里藥同用,如溫脾湯;治濕熱痢疾初起,腹痛里急后重者,常與黃連、木香等同用,以清除腸道濕熱積滯;治食積腹痛,瀉而不暢者,可與青皮、木香等向用,以攻積導(dǎo)滯。
2、用于血熱妄行之吐血、衄血、咯血,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、咽喉腫痛、牙齦腫痛等證。本品苦降,能使上炎之火下泄,又具清熱瀉火、止血之功。用治上述病證,常與黃連、黃芩同用,如瀉心湯?,F(xiàn)代臨床單用大黃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,有較好療效。
3、用于熱毒瘡瘍,燒燙傷。本品可內(nèi)服外用。內(nèi)服能清熱解毒,并借其瀉下通便作用使熱毒下泄。治熱毒癰腫疔瘡,常與金銀花、蒲公英、連翹等同用;治腸癰腹痛,常與牡丹皮、桃仁等同用,如大黃牡丹皮湯。本品外用能清熱毒、消腫塊,治熱毒癰腫疔癤,可研末蜜水調(diào)敷;治口舌生瘡,可與枯礬研末涂抹患處;治燒燙傷,可單用粉,或配地榆粉,用麻油調(diào)敷患處。
4、用于瘀血證。本品有較好的活血祛瘀作用,為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藥物。治婦女產(chǎn)后瘀阻腹痛、惡露不盡者,常與桃仁、蟄蟲等同用,如下瘀血湯;治婦女瘀血經(jīng)閉,常與紅花、當(dāng)歸等同用;治跌打損傷,瘀血腫痛,可與桃仁、紅花、穿山甲等同用,如復(fù)元活血湯。
此外,本品苦寒降泄,又可配伍清濕熱藥,用于黃疸、淋證等濕熱病證。治濕熱黃疽者,常配茵陳、梔子,如茵陳蒿湯;治濕熱淋證者,常配木通、車前子、梔子等,如八正散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5~15g。外用適量。生大黃瀉下力強(qiáng),故欲攻下者宜生用,入湯劑應(yīng)后下,或用開水泡服;久煎則瀉下力減弱。酒炙大黃瀉下力較弱,活血作用好,易于瘀血證。大黃炭則多用于出血證。
【注意事項(xiàng)】虛證患者、脾胃虛弱者慎用,婦女妊娠期、月經(jīng)期、哺乳期忌用。
【采收加工】栽后3年以上采挖。于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萎時挖取根莖或根,除去莖葉及細(xì)支根,刮去外皮,大者縱切成塊,小者切片,烘干或陰干。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【炮制工藝】
1、大黃: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(zhì),大小分開,洗凈,撈出,淋潤至軟后,切厚片或小方塊,晾干或低溫干燥,篩去碎屑。
2、酒大黃:取大黃片或塊,加黃酒噴淋拌勻,稍悶澗,待酒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炒干,色澤加深,取出晾涼,篩去碎屑。大黃片或塊每100kg,用黃酒10kg。
3、熟大黃:
(1)取大黃片或塊,置木甑、籠屜或蒸制容器內(nèi),隔水加熱,蒸至大黃內(nèi)外均呈黑色為度,取出,干燥。
(2)取大黃片或塊,加黃酒拌勻,約1~2小時至酒被吸盡,裝入燉藥罐內(nèi)或適宜的蒸制容器內(nèi),密閉,隔水加熱,燉約24~32小時至大黃內(nèi)外均呈黑色時,取出,干燥。大黃片或塊每100kg,用黃酒30kg。
4、大黃炭:取大黃片或塊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武火加熱,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時,取出晾涼。
5、醋大黃:取大黃片或塊,加米醋拌勻,稍悶潤,待醋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干,取出,晾涼,篩去碎屑。大黃片或塊每100kg,用米醋15kg。
6、清寧片:取大黃片或塊,置煮制容器內(nèi),加水滿過藥面,用武火加熱,煮爛時,加入黃酒(100:30)攪拌,再煮成泥狀,取出曬干,粉碎,過100目篩,取細(xì)粉,再與黃酒、煉蜜混合成團(tuán)塊,置籠屜內(nèi)蒸至透,取出揉勻,搓成直徑約14mm的圓條,于50~55℃低溫干燥,烘至七成干時,裝入容器內(nèi),悶約10天至內(nèi)外濕度一致。取出。切厚片,晾干。大黃片或塊100kg,用黃酒75kg,煉蜜40kg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(xué)成分:大黃中具有致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甙、雙蒽酮甙、游離型蒽醌以及大黃鞣酸及其相關(guān)物質(zhì)。所含蒽醌甙包擴(kuò)大黃酚-1-葡萄糖甙、大黃酚甙、大黃素-6-葡萄糖甙、蘆薈大黃素-8-葡萄糖甙、大黃素甲醚葡萄糖甙、大黃酸-8-葡萄糖甙等;雙蒽酮甙包括番瀉甙A、B、C、D、E、F;游離型蒽醌類主要包括大黃酚、大黃素、大黃素甲醚、蘆薈大黃素以及大黃酸;大黃鞣酸及其相關(guān)物質(zhì)包括沒食子酸、兒茶精、大黃四聚素等。此外,大黃尚含有脂肪酸、草酸鈣、葡萄糖、果糖和淀粉。
2、藥理作用:大黃能增加腸蠕動,抑制腸內(nèi)水分吸收,促進(jìn)排便;大黃有抗感染作用,對多種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有抑制作用,其中最敏感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,其次為白喉?xiàng)U菌、傷寒桿菌、副傷寒桿菌、肺炎雙球菌、痢疾桿菌;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。由于鞣質(zhì)所致,故泄后又有便秘現(xiàn)象;有利膽和健胃作用。此外,還有止血、保肝、降壓、降血脂作用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
1、治療幽門彎曲菌陽性的消化性潰瘍:大黃片(每片0.25g,相當(dāng)于生藥1g),每次3~4片,每日3次,飯后口服。治療40例,用藥1個月后,治愈24例,有效13例,無效3例。(《中醫(yī)雜志》1991;5:25)
2、治療幽門螺旋菌陽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:精制大黃片,每次3片,每日3次,飯前服用。慢性胃炎及球部潰瘍4周、胃潰瘍6周為1療程。治療50例(慢性胃炎28例,潰瘍22例),癥狀緩解率為78.3%,慢性胃炎好轉(zhuǎn)率為68%,潰瘍愈合率為67.8%,HP清除有效率為63.6%。(《上海醫(yī)學(xué)》1992;4:218)
3、治療內(nèi)科急性感染性疾?。捍簏S15~30g、芒硝9g、玄參15g、甘草6g,水煎服,每次100ml,4小時后體溫不降者,再服1劑,最初24小時內(nèi)可服3劑。治療急性肺炎57例,上呼吸道感染9例,急性細(xì)菌性痢疾33例,急性胰腺炎30例,泌尿系感染7例,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30例。多數(shù)病例服藥后3天內(nèi)體溫降至正常。(《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雜志》1982;2:90)
4、治療肺炎:大黃1.5g、芒硝9g、元參15g、甘草6g,水煎200ml,每日服1~2劑。治療急性肺炎100例,療效較單純西藥組為優(yōu)。(《中醫(yī)雜志》1988;11:66)
5、治療咯血:大黃醇提片,每次2~4片,每日服3次,同時給予西藥抗癆、消炎。治療支氣管擴(kuò)張咯血、肺結(jié)核并發(fā)咯血25例,平均咯血量從治療前的190ml減少至30.36ml,平均止血時間4.4天。優(yōu)于西藥治療組。(《上海中醫(yī)藥雜志》1988;11:26)
6、治療高脂血癥:大黃研細(xì)末,裝入膠囊,每粒含生藥0.25g。第一周每次服1粒,每日4次;以后為每次2粒,每日3次。1個月為1療程。治療30例,其中膽固醇高者治療1療程后,有21例平均下降30mg%;22例甘油三酯平均下降44mg%,一般服用第2療程時療效最好。(《福建中醫(yī)藥》1983;1:19)
7、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:大黃粉(或片),每次3g,每日2~4次,溫開水吞服。不加其他止血藥,單用大黃,治療100例,止血率達(dá)97%,平均止血時間為2.1天,平均用大黃19.1g。除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所致的出血外,其他內(nèi)科保守止血,均可用單味大黃,療效可靠。對腦血栓形成或腦溢血并發(fā)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最為適宜。(《陜西中醫(yī)》1983;6:9)
【食療食譜】
1、實(shí)明黃糕
[材料]枳實(shí)10克,決明子5克,大黃2克,玉米面400克,白糖適量
[做法]將枳實(shí)、決明子、大黃共研為末,入玉米面中拌勻,再合白糖適量,以水合面,蒸糕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選自《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(xué)》。具有順氣清熱行滯功效。
2、大芍茶
[材料]大黃1g、白芍3g、綠茶3g。
[做法]用200ml開水沖泡5~10分鐘即可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瀉火緩急止痛。
[用途]里熱盛腹痛、泄??;大小便不通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本藥茶方來源于《千金方》。
3、大黃茶
[材料]大黃1g、紅茶5g、白糖10g。
[做法]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即可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清熱瀉火;抗菌,抗腫瘤。
[用途]實(shí)熱便秘;痢疾初起;癰瘍腫毒;陽黃;水腫;淋濁;上消化道出血;急性胰腺炎;膽囊炎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4、大芷茶
[材料]大黃1g、白芷3g,綠茶3g。
[做法]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清胃除積,消腫止痛。
[用途]頭面、背部瘡瘍腫毒;便秘;頭熱昏痛;眉棱骨痛;鼻淵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大黃圖片
大黃
大黃
大黃
大黃
掌葉大黃
掌葉大黃
大黃植物
大黃植物